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南市漁業概況

一、前言:

臺南市依山傍海,居臺灣西南部,地勢東部高聳,西部平坦,位於臺灣最大平原嘉南平原之中心。東臨中央山脈的前山地帶,西臨臺灣海峽,北接嘉義,南與高雄市二仁溪為界。
漁業類別分為,近海、沿岸捕漁業及淺海、鹹水魚塭、淡水魚塭養殖業等。
近海、沿岸捕漁業以從事拖網、流刺網、烏魚網及定置網為主,漁獲有鯧魚、鮸魚、鰆魚、烏魚、午仔魚、白帶魚、石斑等高級魚類及蝦類及沿海雜魚等。
淺海養殖業,以養殖牡蠣為主。鹹水養殖業,以養殖虱目魚、臺灣鯛、石斑魚、白蝦、文蛤、鱸魚及午仔魚等為主;尤其傳統淺坪鹹水虱目魚是國內的主要產地,與臺灣鯛並稱為本市的代表性漁產。
淡水養殖業,以養殖虱目魚、臺灣鯛、鰻魚、草魚、泰國蝦等。
 

二、漁會:南縣區漁會

該會轄區涵蓋原全臺南縣全線,海岸線綿延36公里,北起八掌溪與嘉義縣接壤,南至曾文溪與原台南市區域毗鄰,沿線經過北門、將軍、七股等3個區,綿長的海岸及遼闊的海埔新生地,是上蒼賦與本市漁撈業及養殖業得以蓬勃發展的有利條件。
該會於民國65年合併成立為「南縣區漁會」,並設北門、將軍港、青山港、七股等辦事處,民國72年設立信用部,辦理漁業融資、漁村金融業務。
南縣區漁會現有甲類會員約55,236名、乙類會員432名,共約 55,668名會員,會員代表 60名,理事14名,監事5人,員工96人,分為會務部、推廣部、供銷部、會計部、保險部、信用部6單位,北門、將軍港、青山港、七股、學甲等 5辦事處,立在蚵寮、馬沙溝、青鯤鯓、龍山、永吉等五地分設信用分部等單位。(數據資料來源皆為113年10月上旬統計資料)
理事長:李武龍   常務監事:周勝治  總幹事:陳崇德
 

三、漁會:南市區漁會

該會轄區涵蓋臺南市安南區、安平區、南區、北區、中西區及東區,海岸線自曾文溪口至二仁溪口,海岸線長約22公里,沿岸多為淺攤,潮間帶廣闊,具備良好之養殖開發條件;該會所轄海岸線臨臺灣海峽,銜接澎湖漁場,亦利於近海漁業之發展,轄內安平漁港更為國內重要漁港之一。
該會前身成立於日治時期昭和10年(A.D.1935),於民國44年合併改制為台南市漁會,民國65年時再更名為南市區漁會迄今,並設有安南、安平及四草等辦事處,民國72年設立信用部,辦理金融業務。


南市區漁會現有甲類會員約29,908名、乙類會員2,275名,共約32,606會員(含贊助會員317名),置會員代表61名,理事14名,監事5人,員工59人,分為會務部、推廣部、供銷部、會計部、輔導部、信用部6單位,其中安南及四草等2辦事處附設信用分部。(數據資料來源皆為113年9月中旬統計資料)
該會現任理事長:顏東賢   常務監事:郭建良   總幹事:林鈺昕

 

四、漁戶及漁業從業人口數:

漁戶數:遠洋4戶,近海307戶,沿岸1040戶,內陸漁撈130戶,海面養殖887戶,內陸養殖7136戶,合計9504戶。
漁業從業人數:遠洋14人,近海1168人,沿岸3963人,內陸漁撈409人,海面養殖3126人,內陸養殖15387人,合計24067人。
資料來源:漁業署民國112年(2023)漁業統計年報(民國113年9月刊行)
 

五、漁業養殖面積:

海面養殖-淺海養殖:約1,565.01公頃。
內陸養殖-鹹水魚塭:約6,736.76公頃(含休養面積)。
內陸養殖-淡水魚塭:約3,168.57公頃(含休養面積)。
內陸養殖-觀賞魚養殖:約2.84公頃(含休養面積)。
內陸養殖-其他內陸養殖:約13.94公頃(含休養面積)。
合計11,487.12公頃(含休養面積464.98公頃)。

資料來源:漁業署民國112年(2023)漁業統計年報(民國113年9月刊行)

 

六、魚貨產量及產值概況:

本市漁業總生產量:76,333公噸;產值8,552,262千元。
近海漁業生產量
1,716公噸;產值413,077千元。
沿岸漁業生產量52公噸;產值10,972千元。
海面養殖生產量2,677公噸;產值436,352千元。
內陸養殖生產量71,888公噸;產值7,691,860千元。

資料來源:漁業署民國112年(2023)漁業統計年報(民國113年9月刊行)

 

 

標籤:#漁業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