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農村社區因大量年輕人外流都市發展,造成農村人口高齡化、農業勞動力減少,衍生出許多老人照顧、窳陋空間閒置、傳統文化逐漸消失等問題。政府為促進農村永續發展及農村活化再生,改善基礎生產條件,維護農村生態及文化,提升生活品質,建設富麗新農村,特制定農村再生條例。 臺南市的農村社區分布在幅員廣闊的山、海、平原間,造就了臺南農村文化、生態及產業的多樣性,且社區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傳統農業時代人們生活及生產的景觀及文化,需要透過農村再生發展社區生活、生產、生態及文化,使農村社區永續發展。
鼓勵非都市土地之農村社區參與農村再生,依計畫導向依序參與「培根計畫」(關懷班、進階班、核心班及再生班)共計68小時課程,凝聚社區共識撰寫「農村再生計畫」社區發展願景,最後再透過「年度農村再生執行計畫」的整體環境改善(社區僱工購料、政府興建工程)、產業活化、生態保育、文化保存與活用,進行實質上軟硬體建設,兼顧社區生活、生產、生態及文化面向,使農村永續發展及活化再生。 另本市為整合跨社區之共同議題,如農村生活品質、環境面、農村生態、農業生產加值面或農村六級產業等角度,以農遊帶動行銷為主軸,研提「農村總合發展計畫」 ,近年輔導農村社區進行農產品包裝設計及規劃農遊體驗軸線,盤點具備合法土地、交通流量佳、停車空間、休憩功能及銷售主體的場域規劃道之驛據點,進行道之驛據點戶外空間營造,未來將本市農村社區農產品上架道之驛據點展售,並納入農遊體驗行程向遊客行銷推廣,增加社區農產品能見度及銷售量。 此外,為因應時代變遷潮流,農村社區有許多不同發展面向需求,農村再生也適時調整多元參與管道,依議題需求規劃「增能課程」 ,培訓農村社區組織、團體或個人,使農村社區幹部或經理人能精進知能,與時俱進。農村社區、農產經營者、青農或青年依需求能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申請「農村產業跨域及區域亮點計畫」、「農村社區企業化經營輔導計畫」、「青年回留農村創新計畫」等計畫補助,吸引青年返鄉或留鄉經營,使農村永續發展與活化再生。
臺南市已核定農村再生計畫社區 https://reurl.cc/QLEAl2